前段时间,朋友圈里被一个帖子刷屏了
李叫兽用词文雅,
想起我的老板说话,那才叫一个狠,
他早就管这些“自嗨型文案”统统叫
“意淫”。
▽
你可以想象,我一个未出嫁的姑娘,
曾经天天在老板办公室里,
被他指着鼻子说:
你在意淫!
……
血泪史,从一个旅行箱开始。
当年老板让我写这个产品的卖点。
我华丽丽写下第一稿:
开启多彩旅程
带上它,向梦想之地进发
一路箱随,伴你左右
老板赠我永生难忘的3个字
老板:
商场营业员怎么跟你推销产品?
“美女来看看,这箱子帮你开启多彩旅程”?
我无言以对。回家翻出旅行箱
▽
为什么要买旅行箱?
想去旅行。
啥时去?
没时间!
(再想想,我就要罢工去旅游了!)
既然直戳痛处,试着这样写:
好多人都被说中了吗?
那一月旅行箱销量一路领先,冲进TOP20!
戳痛处的套路,也被载入我的文案小宝典,将它命名为
“需求刺激”
类似的文案,还衍生出了这些:
看我这么有潜力,
老板说:你再试试这个
文艺青年最喜欢谈音乐了!
从未有过的震撼听觉
唤醒你的耳朵
震撼发烧,属于你的音乐现场
老板发飙了:
又!意!淫!
自嗨,真TM是难以抑制的冲动。
为了阻止老板继续黑我,我要静静。
▽
牛逼耳机这么多,为什么买这款?
因为好听。
好听能用文字说清楚吗?
但它还很好玩啊。
换个思路,我又试着这样写:
新品上架当天,点击率突破新高!
套路亲测有效,速速写进文案小宝典,我将它定义为
“对话感”
类似的文案,依然屡试不爽:
看我是个可塑之才,
老板继续派活:你再试试这个
普通的水性笔,能有什么卖点!
盯着三支笔,一个下午过去了。
想起办公室里,最离奇的丢笔大战
要不这样写吧:
老板淡淡一笑,深藏功与名。
文案小宝典里又多出一条,我将它定义为
“现状求证”
类似的文案,还有这些:
写到50个、100个产品卖点之后
我越来越发现:
从”意淫“到“说人话”,转变的关键就在于:
我是谁
我是一个消费者。
我是一个卖场导购。
我唯独不是一个会装逼的文案狗。
不装逼,有活干。
540天,938条文案。
一起苦学人话的你,要不要交个朋友?
欢迎切磋!
不服来战!
林冰笔记:
这是我看到关于广告文案写作方法论中,较好地一篇.今天把它转发给各位作为参考.但是我要提醒的是... ...
在学习临摹他人作品时,不要太过于研究他人的用词.所谓自嗨,还是讲人话,这是两种形式上的不同.关键是背后的两种不同的思考角度.自嗨者沉寂于自己的语境中,而说人话,则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表达.
就我自己过去指导学生的经验来看,说人话固然比自嗨似乎略胜一筹,但是文案的本质不在这两者中的任何一个.而在于在实际的市场实践中,忘掉这些方法论,把注意力集中在市场的客户的反应上.那里才是广告真正的战场和命门.
大多新手在学习文案的过程中,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怎么写,怎么说的问题上,对市场的认知却是一个十足的白痴.例如给产品塑造价值.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会不断地研究各种表达出产品价值感的描述方法,而在实践中,往往会发现,怎么表达,客户似乎都不买他的帐.
而我自己在写文案的过程中,很少去思考我要怎么去表达这个产品,而是观察客户有什么反应.塑造价值不是我用一种既定的写作方法写一段,就算是塑造价值了,而是要看看客户是否确实有认识到产品的价值?
学习好的方法论很重要,但是不要被方法论给束缚住更重要.